(二)零信任在物联网与5G场景的应用展现独特优势
零信任的跨领域赋能,不仅促进了技术间的深度融合与创新,还提升了复杂应用场景下安全防护能力,展现出显著增值效益。一是零信任强化物联网的安全。以电力行业和汽车行业为例,电力行业使用零信任可以应对弱信息化设备运维时的风险,汽车行业使用零信任可以应对智能联网汽车不同组件间数据交互时的安全风险。二是零信任赋能5G核心网的安全。通过收敛5GC SBA(Service Based Architecture,服务化架构)暴露面、对NF(Network Function,网络功能)进行多源评估、加密NF间通讯、为NF设置最小权限授权等方法实现5GC内在的安全。
(三)零信任赋能先进技术强化安全手段
一是赋能面向风险的漏洞管理。微隔离技术可以精准的学习到云工作负载间的流量,提供细粒度的全网连接信息,从而识别有多少人访问了有漏洞的资产,用以评估该漏洞风险等级,辅助用户做好策略。二是赋能区块链实现链上设备的身份化。区块链本身对物联网设备的接入没有强制身份验证要求,引入零信任理念改造区块链网络,首先赋予设备不可篡改的身份,然后在区块链上建立分散的身份中心,其次强制身份验证,最后实现持续地验证。
(四)人工智能赋能零信任有效应对更复杂的网络安全威胁
零信任+AI引起业界广泛关注,近七成零信任供应侧企业已经将AI技术应用于零信任中,如图所示,主要应用于四方面:一是AI令访问主体综合评估更加全面,利用AI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引入更多评估源;二是AI能扩大威胁检测的范围, AI能将访问主体的属性,与流量和访问行为数据进行关联,能够处理更复杂的、无规则的信息理;三是AI强化威胁预测的能力, AI能依据过往的历史攻击数据和威胁行为构建预测模型,提前识别威胁;四是AI提高安全分析和决策的效率,识别人类语言意图,自行处理威胁并生成安全报告,给出分析和安全决策建议。